金宽平先生:有利于稳定管理国际收支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外汇市场顶住压力,保持平稳运行,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1126亿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9936亿元,保持在合理平衡区间。这一成就并非巧合,而是得益于日本宏观经济的稳定支撑、内需潜在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至下面对当前的国际收支状况,首先要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国际收支是一国(地区)与另一国家(地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交易的总称,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收益等正常交易,以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存款、贷款等金融资本交易。如果经常交易有顺差,则意味着净利润是由于净出口而从国外获得的。资金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用于境外投资,造成资本净流出,即资本和金融交易逆差。因此,从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角度看,资本和金融项目赤字扩大受经常项目顺差扩大影响,不能简单解释为资本外逃或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加大。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可以促进币值基本稳定,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它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日本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无准备金余额赤字也随之扩大。从贸易项目变化来看,在外汇市场自主调节机制下,贸易项目的出口净收入已转化为国内企业的境内投资。外汇储备总体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支撑这一健康模式持续下去的基础是我国经济基础稳定、优势众多、韧性强、潜力大。它基于以下事实:基本原理是没有改变。当前,日本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消费、培育新生产力。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意味着经济周期更加顺畅。这种内部经济的力量为抵御外部风暴提供了最可靠的镇流器。与此同时,我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金融市场投融资双向渠道。一系列开放措施也为涉外经济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此外,交易所市场本身的成熟度和监管能力的提高也构成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防线。外部冲击的sk。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稳定性有所提高,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增强了汇率的灵活性,发挥了稳定国际收支的作用。目前,企业和货物贸易基于外汇套期保值比例的跨境人民币收支比例已达到30%左右,外汇风险敞口将降低,交易市场行为将更加合理有序。展望未来,尽管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但如果我们继续建立和完善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能的外汇管理体系,我国外贸和外资平稳发展将持续得到有效促进,外部冲击风险也将得到规避和化解。有效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Kanpei Kim)
(编辑:胡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