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构建中长期资本参与的良好生态系统。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报道(记者毛一荣)10月18日,在2025世界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上交所副总裁霍瑞荣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将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还将显着改变“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趋势。霍瑞荣表示,为应对这一趋势,上交所将始终坚持以贡献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将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构建良好生态。建立长期资金入市制度,不断提高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霍瑞荣重点从“投融资稳中求进、协调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至于“稳”,第一步是要打牢基础,在上市公司中建立长期的积极趋势。霍瑞荣表示,上交所正在积极为上市公司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主要以《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具体来说,就是支持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状况。我们将加强与各部门、各地区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为地区发展作出贡献。上市公司的实力和稳定的管理。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海企业股东的净利润2.39万亿元,实现正增长。其中,电子、通信、医药生物、轨道交通装备等新兴产业收入增速达到7.5%,食品饮料、家电等消费行业收入增速达到12%,为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推动上市公司规范经营,提升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修订规范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履行职责的《股票上市规则》,加强对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同时,推出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并提供专门培训,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报告工作。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三是提升上市公司价值。这是关于推广。上交所组织沪市60%以上上市公司开展“提质增效聚焦效益”专项活动,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增加投资者回报。今年上半年,已有400多家上海上市公司宣布分派股息,临时派息总额达到5552亿元,也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上海证券公司透露,其股票回购及增持计划金额已超过1000亿元,目前已实施500亿元。在“进”方面,上交所推动变革,支持上市公司创新驱动发展。霍瑞荣介绍,设立国家统计局等重大改革主要以科创委为契机,系统性提质增效,提供科技创新和新生产力。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动能。众多以硬技术支撑的产业体系已经培育出来,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也在加速布局。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参会科创委企业研发投入841亿元,占这些企业净利润的2.8倍以上。研发投入继续领跑A股各板块。其次,通过改造和升级主动更新已弃用的功能。鼓励传统产业运用新型技术加速转型和现代化的技术。今年上半年,上海传统钢铁、机械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继续向高水平智能化迈进。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净利润分别增长235%和21%。三是多措并举激发兼并重组,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实施“六大并购”,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工具,加快产业整合转型升级。今年以来,上海上市公司共披露资产重组事项602起,其中重大资产重组76起,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17%。在“投融资协同发展”方面,上交所重点关注产品多元化、市场生态化、服务精准化。支持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完善投融资协调发展的市场结构。霍瑞荣表示,首先,公司将持续完善ETF产品种类,加大中低波动产品创新力度,推动投资工具多元化。基金品种广泛,股息、自由现金流、债券等适合中长期资金配置的ETF产品,机构投资者比例逐渐增加。截至9月底,上海上市ETF规模已从2020年的不足1万亿元扩大至目前的逾4万亿元。二是着力营造适宜中长期资本投入的制度环境,研究优化市场形成机制,盘活资本市场活力。同时积极打造从指数延伸至指数产品、ETF期权等指数投资的生态链。今年以来,累计发布指数272个,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支撑。三是继续服务机构投资者。今年以来,交易所累计走访机构投资者百余次,组织了一系列长期投资品牌活动。交易所通过深入了解金融机构的需求,不仅可以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问题和拥堵,也为提高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动力和可持续性做出巨大贡献。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小编的个人看法作者。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