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海浪为湾区带来新气象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长虹海浪为湾区带来新气象
2025年10月23日 06:10 来源:经济报 □记者 杨扬腾 于建正阳
2024年6月30日,全球首个集桥、岛、隧道、水下互联为一体的跨洋群工程——深圳至中山航道建成通车。通车后,深圳至中山的行车时间由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成为广东自贸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重要交通纽带。深中走廊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也是连接珠江口周边“黄金内湾”的经济发展大动脉。随着开业沿江运河,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广州、佛山、肇州、深圳、东莞、惠州、珠中江)联手,进入“一小时经济区”。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重要资源正在沿海高效配置,加快构建更加流动、开放、协调的国际海湾地区。创新打造超级工程 近日,深圳中山隧道再次斩获两项国际大奖:国际隧道协会(ITA)2025年度重大工程金奖和2025年FIDIC工程项目优秀奖。继此前获得ITA“世界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50个标志性工程”称号和国际桥梁理事会“乔治·理查森奖”之后,该工程的工程创新和质量再次提升。 项目再次受到国际利益相关方的高度评价。深中航道是目前全球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洋集群工程之一。形成了全球首个桥、岛、隧道、海底互联互通四位一体跨洋集群工程、三个世界级旗舰工程、五个创新“深中品质”、十项国际领先技术、十大装置、世界第一。特别是,我们在钢衬混凝土埋管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建立了独特的记录。 “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不断创新智能化工程管理体系,通过实施新型智能化施工模式,与高校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进步。”中铁隧道深中隧道S03标项目副总工程师万建平回忆道。以Side East人工岛为例,该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水下高速公路中心。交流项目。项目组先后攻克了深软基群工程、超深超宽海上基坑施工阶段的防渗、堵水、均匀充填控制等问题,解决了深基坑施工附近结构变形小问题,创新了多项施工技术方法。如何在“做对”的基础上“驾驭”和“巧用”?智能管理是确保安全、促进顺畅、增加舒适度的关键。记者从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获悉,深中通道已建成智能监控平台和桥梁防撞系统,正在全面推进引入智能管理系统。杰门特。全线安装了800多路监控视频通道,基本实现了全路段监控覆盖。采用全范围毫米波雷达、高分辨率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事件分析系统、AI道路分析系统等。建设深中尺度走廊信息识别网络。隧道防灾救援协作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灭火器防御、通信等七个主要系统组成,有效保障了水下隧道的安全。同时,深中走廊全路网智能化管控水平不断提升。徐交通并纳入虎门、南沙大桥等跨江通道。连接珠三角桥梁和珠三角主要高速公路,持续提升智能化运营水平区域交通配给。同行指导组书记、广东省交通运输局局长林飞明抓住深中通道开通的历史机遇,围绕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发展战略轴,全面开展“强”攻坚战。他表示,将实施“枢纽”、“强航道”、“强网”,提升深圳交通水平。加快互联互通建设,完善珠江口跨海运河、深圳河铁路、南珠(中环)万顷沙至兴中城际铁路项目、广州港南沙港国际码头项目布局。根据 Interconnect 数据加速产业协作,下午 3:00截至今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已开通一周年,累计通车量交通量为 3,155 万辆。预计每天有 86,400 辆汽车,相当于佩拉河口全年交通总量的约 20%。重要的是要促进拉多斯东部和佩拉河口和巴伊亚大片地区的有效一体化发展,并实现大片地区的“一个点子,多斯卢加雷斯”战略位置 粤港澳湾。道路通了,百业就会繁荣。深圳-中山汽车工厂,深圳与中山的产业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和优化。今年,深圳市长威科技半导体有限公司与中山火炬高技术区签订合同。长威科技总经理吴俊杰表示,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中山市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配套设施完善,政府服务高效,是实施制造业项目的理想选择。 “深圳创新+中山制造”的模式与公司的发展战略非常契合。公司位于中山火炬高新区的项目总投资5亿元,专注于功率器件研发和硅半导体生产。预计一年半内进入量产。深圳市新亿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LED、新型显示屏、电容器、锂厂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研发+中山”总裁办公室主任袁茉莉。“制造业”。 “随着深圳中山航道的开通,从深圳总部到中山基地的行车时间缩短至30分钟左右,给公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元盛表示,公司将扩大中山生产基地规模,投资6亿元建设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提升工艺水平,强化公司整体交付能力,支持商业战略完善。此外,继深中走廊建设后,深圳市建仓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于2022年10月投资中山市维琪美颜工业园,目前该工业园二期建设已完成。完成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叶泽恩表示,中山工业园是一个“试验场”,将使公司更容易抓住机遇。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下一步,公司将做好中山工业园的运营工作,探索形成可持续、特色鲜明的“深中互促”运营模式。华立集团董事长张从元认为,深中走廊将成为东西部融合发展的桥梁,为企业注入新动力。今年4月,华立集团总部项目在中山火炬高新区开工建设。 15家上市公司云集于此,上下游客户落户于此,形成单公司引进、链条连接的磁场效应。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响表示,总体来看,深中走廊已经超越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简单功能定位,改变了以往深圳至中山之间不平衡的状况。在“东强西弱”的珠江口东西两岸,打造“产业生态循环系统研发”。 “东海岸制造业、西海岸、市场覆盖湾区”已成为经济珠江口产业发展从“一点进步”到“合作共赢”的重要环节,正在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更具抗风险的工业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日报记者 杨扬腾 于健 郑阳)
(编辑:胡峰)